愛耳日:人人享有聽力健康2021-03-03 15:58
2021年3月3日迎來了第22次全國“愛耳日”,今年“愛耳日”的主題是“人人享有聽力健康”。據世衛組織發布的統計公報:在全球大約有3.6億人患有的殘疾性聽力損失中,成人數量就為3.28億,占總數的91.1%;兒童數量為3200萬,占總數的8.9%。 由于聽力衰退的過程相當緩慢,很多人沒有及時發現并重視這個問題。等到發現時,聽力卻很難恢復了。生活中可以留意以下幾點,就能有效預防噪聲對您的聽力損害: 1、保持在聽力安全范圍內。 ①遠離接觸噪音源頭,如燃放鞭炮等。②如果經常去酒吧、演唱會、體育賽場等嘈雜場所,可佩戴耳塞甚至降噪耳機。降噪耳機可將環境聲音降低15-20dB。③飛機航行中機艙內持續的噪音,尤其是起飛及降落時,會對聽力造成一定損害。所以建議飛行時,咀嚼如口香糖等食物,不僅可以緩解起飛及降落時耳朵的不適癥狀,也能有效減輕噪音對耳朵造成的傷害。④在安靜狀態下欣賞音樂的同時,確保電子音頻設備的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的60%。在嘈雜的環境建議取下耳機。 2、限制接觸噪音的持續時間。 ①雙耳輪替接聽電話。若長時期使用固定一側耳朵接聽電話,則會提高該側耳聽力下降的發生率。②在酒吧、演唱會、體育賽場等嘈雜場所,時不時離開,有助于減少接觸噪音的時間。②電子音頻設備的使用時間每次應不超過一個小時。 3、關注自我聽力情況。 噪音性聽力下降的早期表現,往往不是“聽不到”而是出現“高音調“的耳鳴,在安靜環境下尤為明顯。如出現耳鳴,聽門鈴、電話鈴和鬧鐘鈴等高音時有困難,聽不清別人講話(特別是在電話上),或者在餐館或其它社交場合等嘈雜環境中跟不上別人的談話,自己感覺正常的音量而別人卻覺得太響,會不自覺地提高嗓門,出現被別人說嗓門大等情況時,說明你的聽力可能已經受到損傷,建議盡早就診耳鼻喉科。 每年的3月3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世界愛耳日。這不僅僅代表政府、國家對耳部健康的關注,則是更加證明聽力問題的嚴重性。聽力一旦受損,不會失而復得!在這么多可操作且有意義的保護措施下,希望得到我們的關注與應用。讓我們繼續聆聽,擁抱未來。
|
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